安徽都市网
您当前的位置 :主页 > 安徽都市网 > 资讯 > 正文
安庆师大学子三下乡:走进城市脉搏 回望乡村图景
2025-07-25 18:02:03来源:阅读:-

为深入感知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与科技赋能实践,推动城乡经验互鉴与思维共振,2024年7月17日,安庆师范大学数理学院“小岗发展这‘理’有我,科技赋农助力创新”暑期社会实践团离开凤阳县小岗村,赴滁州市区开展以“城市建设与创新发展”为主题的一日调研。

从山水文化到科技企业,从人才政策到城市规划,此次滁州之行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认知边界,更在乡村调研与城市考察之间架起了桥梁,回应了新时代青年“知农爱农、强农兴农”的使命追求。

清晨七时三十分,实践团自小岗村出发,首站来到了琅琊山,同学们在青山绿水间重温千年前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的文化意境,也借此契机对自然、历史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思考。

而真正让同学们眼界一新的,是随后的城市调研部分。在滁州“满天星”人才街区,成员们了解到该街区立足原“滁州1912”项目,通过文化资源与政策优势的联动整合,建设成为集“创业孵化、公共服务、文化体验、生活配套”为一体的现代化人才高地。

图为讲解员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介绍 摄影 杜子涵

“在这里,我看到一种不同于乡村发展的思路:以环境、文化、服务留住人才,而不仅是靠优惠政策。我在思考,小岗村未来是否也可以有‘青年归乡’的新场景?”团队成员物理学专业2024级2班程欣雨在街区参观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。

调研紧接着来到中新苏滁高新区规划馆。展馆以多媒体形式全面展现园区产业集聚、交通区位与中外合作发展历程,特别是在制造业升级与招商引资方面的成果令人瞩目。同学们切身感受到:一个园区的规划,不只是土地与工厂的合理配置,更是产业链与城市愿景的精密结合。

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完中新苏滁后的合影 摄影 吴雨桐

“中新合作的成功不只是经济数字的增长,它还带来了一种开放式的治理模式,这对我们调研小岗村未来如何发展科技农业、引进外部资源非常有启发。”成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24级2班李建坤说道。

下午,团队走进意特利(滁州)智能数控科技有限公司,了解企业在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自主研发成果。这里集聚着众多高技能青年技术人员,其产线智能化程度之高令同学们赞叹。

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意特利公司工厂 摄影 杜子涵

“我在乡村看到农民如何用手工劳作种地,在这里却看到机械臂精准重复每一次操作。如果我们能将科技真正带入农村,用自动化、智慧化的方式赋能农业,那才是‘科技赋农’的真正实现。”成员法学专业2023级5班徐心怡分享道。

最后一站,实践团来到滁州市规划馆。该馆通过数字模型与高科技展示手段,系统描绘了滁州的发展蓝图与城市愿景。从古韵滁州的历史沉淀到现代新区的宏大格局,城市更新的逻辑渐次清晰。

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完规划馆后的合影 摄影 吴雨桐

在返程的车上,成员们纷纷回顾这一天的所见所思。城市与乡村,发展的方式不同,发展的方向却殊途同归。只有走出田垄与村巷,亲身感受城市的发展节奏,青年才能以更宽广的视野、更理性的思维、更创新的力量,助力家乡未来。

“小岗发展这‘理’有我”,既是一次知行合一的实地调研,也是一次城乡对话的思想激荡。此次滁州调研为后续小岗村的科技赋农方案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未来,实践团将继续用脚步丈量现实,用知识服务乡土,让青春在新时代的沃土上厚植、发芽、开花。(文:俞浩然、赵志浩 摄影:杜子涵、吴雨桐


推荐阅读:

版权和免责申明

安徽都市网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